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快讯  > 正文
让金融活水涌向乡村
来源:通辽在线     时间:2023-07-11 09:30:09

盛夏时节,在内蒙古通辽市1800万亩的玉米地里,嫩绿的穗子已经抽出,到10月下旬,它们全将变得金黄;而通辽市开鲁县的辣椒园内,辣椒长势喜人,细长的辣椒挂满枝头,也将在9月份迎来了收获期。看得见的,是沉甸甸的收获,看不见的,是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常年扎根田野执着的投入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注入源头活水

“贷”动“三农”活力

近年来,人行通辽市中支加大再贷款、再贴现投放力度,引导地方法让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持续向“三农”领域倾斜,有效发挥了央行优惠利率资金在支持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。

这几年,人行通辽市中支先后创建“再贷款+乡村振兴示范乡”“再贷款+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点”,不断加强货币政策传导质效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。截至6月末,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7.2亿元,投放量同比增加4.65亿元,引导地方法让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1.02个百分点,为涉农经营主体节约利息成本734.4万元。全市累计发放再贴现资金5.35亿元,涉农、小微和民营企业票据占比100%。

一花独放不是春。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人行通辽市中支坚持合作共赢,积极推动财政金融政策融合走向深入,创新推出“助保金贷”产品,按照“资金池”资金放大10倍授信额度的原则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,为4户企业授信金额2200万元。按照风险共担、互利共赢的原则,人行通辽市中支构建“银行+担保+农户”精准联动机制,为全市9990户农牧业企业、新型经营主体及农牧民提供信贷担保支持,累计担保额度25.51亿元,让活水源源不断涌向乡村。

积极创新模式

滋润“三农”沃土

在刚刚过去的春耕备耕中,人行通辽市中支以一场又一场金融“及时雨”滋润着田间地头。围绕金融支持“五大任务”,人行通辽市中支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,及时印发《关于做好2023年春耕备耕金融服务的通知》,要求辖内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资金对接支持,撬动了惠农助农的信贷资金,开足“马力”支持春耕备耕。让更多金融春风唤醒沉睡的土地。截至6月末,全市各金融机构已投放春耕备耕贷款49.85亿元,支持农牧户5.69万户。

发展农业,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。家住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的吴永强于2013年创办农场,去年12月,他准备扩大经营规模,正愁资金之时,农业银行通辽分行主动向他推荐“智慧畜牧贷”,采用银行“信贷+肉牛活体+数码身份”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,实现“资源变资产,资产变资金”,解了吴永强的燃眉之急。“200万的贷款5天就到账,而且利率很低。有了这笔贷款,养殖场规模已经从400头扩大到500头。”吴永强说。这几年,人行通辽市中支指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创新“惠牛贷”“智慧畜牧贷”“裕农快贷”等差异化金融产品,充分满足“三农”融资需求。

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,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领域,“粮食贷”“农易贷”“仓储质押贷”等信贷产品陆续推出,“订单融资+存货质押+保证担保”融资模式开辟了行业发展的新路径,在人行通辽市中支的努力下,更多金融“活水”精准滴灌“三农”沃土。截至6月末,粮食贷款余额为98.85亿元,本年新发放67.22亿元。

聚焦产业链条

精准滴灌“特色产业”

人行通辽市中支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,着力发挥金融“输血”功能,深耕细作特色产业,激发乡村“造血”潜力。聚焦“两黄一红”特色产业,人行通辽市中支创新“银行+核心企业+农户”等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,以59家国家级和711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,支持打造通辽黄玉米、黄牛、红干椒等强农品牌。截至6月末,全市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2.93亿元,同比增加10.8亿元,增长25.63%。

在乡村振兴“一县一业、一村一品”专项行动中,人行通辽市中支拿出“真金白银”,将7个特色农牧产业和23个特色种农畜产品纳入专项行动项目库,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特色农牧产业贷款144.79亿元、特色农畜产品贷款2.66亿元,累计支持市场主体超过10万户,让乡村振兴的特色“亮”起来、龙头“舞”起来,谱写了真情助农的佳话,也为乡村经济注入蓬勃动力。

记者 王欢通讯员 包迅宇

标签:

相关新闻

X 关闭

X 关闭

精彩推荐